残留的洗洁精会使人中毒死亡?
流传说法:网帖称洗碗常用的洗洁精主要成分是“表面活性剂”,属于化学物质,使用后会残留在餐具上。过量使用洗洁精,还会使血液酸化,影响肝脏排毒功能,危害人体健康。最后,网贴还告诫网友,家庭洗碗时,最好别用洗洁精。
谣言内容:
- 洗碗常用的洗洁精主要成分是“表面活性剂”,属于化学物质,使用后会残留在餐具上。如果过量使用洗洁精,会使人中毒死亡。
真相:
- 根据经口摄入时的LD50(能杀死一半试验总体的有害物质的剂量),洗洁精中的表面活性剂属于“低毒”和“实际无毒”等级。正常情况下,餐具残留的表面活性剂远远达不到致人中毒死亡的剂量。
洗洁精的主要成分
洗洁精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。我们用洗洁精清洗餐具,是因为表面活性剂可以对污物进行溶解、乳化、分散、悬浮,之后通过清水的漂洗,就可以使污物从餐具表面分离出去,达到洁净的效果。某些洗洁精中还含有消毒灭菌的成分,能去除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,防止病从口入。残留在餐具上的洗洁精不会致人中毒死亡
2015年颁布的国标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》,根据经口摄入时的LD50(能杀死一半试验总体的有害物质的剂量),将物质分为极毒、剧毒、中等毒、低毒和实际无毒5个等级。其中,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的LD50在1g/Kg以上,部分在5g/Kg以上,属于该标准中的“低毒”和“实际无毒”等级。 按照该标准,如果将用于动物实验的剂量换算成用于人体的量,要使体重60Kg的被试对象中一半发生急性中毒死亡,至少需要60g表面活性剂。按洗洁精中10%为表面活性剂计算,与此相对应的洗洁精分量至少需要600克(也就是1斤多)。
建议:
- 现在市场上不合格的洗洁精产品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:
- 1、洗洁精中的总活性物含量不达标会影响产品的去污能力;
- 2、细菌超标的洗洁精在使用时,容易给碗筷带来二次污染;
- 3、甲醛超标的洗洁精,容易使甲醛残留在餐具上,长期的微量摄入会对人体产生危害。